崔家果然站在了魏王背后,崔大郎君天资聪颖,有了他相助,魏王只怕是如虎添翼。
“以后不要再跟崔昉,你们不是他对手。”萧晚之回过神,吩咐道。
郑大点头应是。
他又将京城里面的热闹讲了一遍,尤其是礼王的文会最为热闹,参加明年春闱的举子们,几乎都接到了礼王的请帖,被他礼贤下士关照过。
“礼王的事情郑大你别插手,只管看热闹便好。福伯,最近天气寒冷,靠近贡院的客栈别断了炭盆,热汤热茶的都别断了。”
有些事不能不做,做的时候要拿捏好分寸。有了礼王的热闹在前,这些微末小事自然不会入有心人的眼。
福伯应承下来,郑大犹疑一下,终是开口道:“我有个非常要好的朋友,自小聪明伶俐,在读书上非常有天赋。只是家贫,运道又不好,他考出了个秀才后就接连守孝,安葬父母后又欠了一身债,彻底息了读书的心思,做个清客文人到处凑趣,倒也能赚钱银子还债糊口。”
“他前些日子来找我喝酒,感叹自己幸好没有继续考功名的心思。他家的房子租赁了一间给从西北来考学的举子,那人学问扎实,策论写得极好,也接到了礼王的帖子,每次去参加文会回来都是又兴奋又丧气。
兴奋的是他凭一手文章,结交了许多他攀不上的世家达官子弟。丧气的是那些世家子弟根本不用考试,就可以恩萌出仕,肥差都被那些人占去了,没有权势背景的就算考中选官,也只剩下些清苦又吃力不讨好的。”
萧晚之笑道:“郑相以前家里也穷极了,进京考春闱时连家里的棉被都当了才凑够路费。抱怨这些没用,要么下辈子投个好胎,要么努力上进,让自己的后代也能被恩萌。不过你多多注意那个举子,有什么消息一定要及时来报。”
有些人就是挤破了头,也比不上那些一出生前程就早已写好的人。
要是心志不坚的,极易走入极端。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