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裔不死尸不敢靠近这个勇武的少年,赤色骸骨同样惊惧交加,可他不得不仰天发出怪异的嘶鸣,那是军令,也是咒文,强行驱动这些不死尸进攻吕正蒙。

吕正蒙杀得起劲,他精神亢奋,甚至忘记了从半空跌落在地的疼痛,仗剑望着慢慢逼近的不死尸。这是个双方高度紧张的瞬间,少年先是一脚挑起地下的长枪惊龙,他动作极快,没有低身,一切动作在片刻间行云流水般完成。

惊龙往前一刺,旋即横扫,暂时击退了前方来敌,这时吕正蒙的威胁只有后方。只见少年半侧着身子,长枪向后一探,深入草地,挑起先前充当绊马索的铁链,双臂收缩,将铁枪与锁链一同收回。

旋即迅速把锁链当作绳索,把长枪惊龙紧紧束缚在背后这把与敌将单挑具有优势的长兵器无法对不死尸造成有效的杀伤,可这是李振飞的遗物,又不能弃之不管,只好暂且搁置。

完成这一切的吕正蒙已经被来自四面八方的不死尸团团围住,可他没有任何紧张,反而松了一口气,握剑,旋转,刺出,收回。剑光泓动如清泉流水,每一次哪怕是随意的斩击,在不死尸如此的密度下,尘埃四起。

他如同一尊杀神在不死尸的包围中肆虐,自创的快剑术算不得高等武学,可在这里颇有奇效。他在招式中甚至掺杂了吕石曾经抡寒刀的“双手风车之术”,进退自如,仿佛猛虎冲入羊群。

仅仅片刻间,他就肃清了起码百名以上的不死尸,辗转数十步,再一次单独面对赤色骸骨。他身后远处的先锋卫骑兵看不到前方发生了什么,可推进速度大大加快。

本是低落的局势,竟然短暂的爆发了高昂的欢呼声。

这是东土与暗裔的军队交锋小半个时辰以来,第一次单方面出现压倒性的胜利。

远在中军的星月营,宁静满脸冷笑望着被改变的局势,沉默不语。而她身侧的铁卫被震惊到已经言语磕绊,“静小姐,那那是格尔杜拉帕西?”

天涯剑星文名曰“格尔杜拉帕西”的武器,被它击中的暗裔不死尸生机全无,只在草原上留下了灰蒙的尘埃。

或许它是在龙将吕天阳手中发扬光大并被人族熟知,可追其历史,只有灵族人知道三千三百年前,神州进入第四纪元远古时代,太族统治着整个神州,月灵宁随得到了祇赐下的恩典注1,用这股力量打造了若干把武器。这些武器生来就被赋予了各样的能力,宁随凭此结束了太族对北原长达一千一百九十六年的统治,建立了灵族鼎盛的王朝。

这些武器的威能简直不该是生命拥有的,即使对于灵族人来说都有天生的克制,为了防止这些武器流落在外造成的危险,长老会一度下令要求毁灭这些武器。

可遭到了月灵宁随的强烈反对,甚至不惜与长老会决裂,亲手处死最支持他的大祭司。这位亲手杀妻的月灵在灵族的历史中得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名声一种说他雄才大略,另一种则说他忘恩负义。

不过谁都无法否认他的丰功伟绩重现高贵灵族的荣光。可是他的晚年并不快乐,反而患得患失,杞人忧天,把所有的灵器埋葬在他的墓穴中,并告知后人如果遇到灭族危机,定要掘开他的坟墓。

他死后因为坟墓埋葬当今世上最强大的武器,自然被层层封印,有畏惧这股力量敬而远之的灵族人,自然也有贪图的宵几百年的时光里一直有人生出不轨之心,令他死后不得安宁。

似乎验证了明月壁上那一句令人模棱两可的谶语“死后不得安宁之人”。

就这样过了三百六十九年,神州历1465年,暗裔破除封印注2,重临现界,险些灭世。在明月壁的示警下,灵族想到了埋葬在宁随墓中的武器,使用这些武器才支撑了二百一十二年,并施展明月壁中的阵法将其重新封印。

经此一役,灵族元气大伤,趁乱夺得月灵之位的宁征展开了血腥的屠杀,大多灵器流落在外,只有寥寥无几的留存在灵族。

“对,就是格尔杜拉帕西。”宁静的声音听不出悲喜,“隐藏一个我们至今都不了解的秘密、在光暗战争中留下赫赫威名的武器。”

光暗战争是灵族历史中与暗裔一战的名称,传言这把武器灵族当时无人能够发出真正的威力,后被赠予当时地位低下的人族,持剑者做到了“一剑惊神州”的地步。

“那我们是否找机会把它夺回来?”铁卫试着问。

知晓吕正蒙身份的,就是在灵族中也不超过十人,当年留存完整的灵器不超过十五把,几乎都失传了。如今铁卫看见这样曾经属于灵族的宝物落在一个连超然者都不是的少年手中,自然生了歹心。

“静观其变。”宁静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把目光重新投在场中。

铁卫摸不清她的意图,只好终止了这个话题,随宁静的目光一同看向上方,只不过他的目光不曾离开这把灵器。

注1:星月历1048年,宁随救下巨蛇得到明月壁与随和珠,被记载为“月神对裔民最后的赐福”。这是神话时代注3结束后神祇唯一降下荣光的准确记载,其中明月壁记载了未来的语言与知识,随和珠则寄存着不属于凡尘的力量。

注2:关于暗裔一族,起源可以追溯到洪荒纪元中期,是被灵族封印在地下黔州。不过这个消息被隐瞒,历经灭世洪水后远古时期的灵族并不知晓这件事。关于暗裔的起源详情请看设定暗月纪元

注3:神话时代这个世界从混沌一片到如今群雄割据,历史学家统一将其分为五个时代上古、太古、洪荒、远古、大衍。如今的时代名字为暂定,只有人族的学者认可,外族学者否认,可对于远古结束持统一态度。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