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当然是违心话,韩遂虽然并没有当皇帝的野心,但也没有想清君侧,自古以来,打着清君侧名号打进京城的,基本都没干过什么好事。

“然而我逢天子之命阻挡你们的进攻,圣旨不可违反,你觉得你能击败我,进京勤王吗?”

“皇甫将军天下英雄,用兵如神,韩某佩服。

若只是与你对抗,就算是十个韩遂,也无法突破你。

只可惜,你受宦官的节制,就算有十个皇甫将军,接到朝廷的一纸诏令,我等便不战而胜。”

韩遂不愧是西凉一带的老油条,一眼就看清了皇甫嵩的弱点。

没有什么需要反驳的,韩遂在去年黄巾起义之时就入京过一次,说不定他早就谋划着要发动叛乱,那次入京也是为了打探朝中的虚实。

“陛下虽被宦官欺瞒,但朝中不乏忠志之士,就算皇甫嵩倒了,又会有别人接替我再战,你们必不能再挺进一步。

更何况,在那之前,你们的粮草难道就足够么?”

“皇甫将军似乎已经知道我军的难处,确实,我军现在粮草不足,但西凉贫瘠,这次若取不得战果,我们是不会撤退的。”

接着,韩遂便与皇甫嵩策马上前,马头相交,关羽听不清他们的对话,但大致的意思是:韩遂希望皇甫嵩将汉军的辎重交给他们,如此,他们便会佯作败退,汉军得了面子,皇甫嵩不被免职,而西凉叛军也得了实惠,免于饥荒之苦。

当然,说得好听,韩遂这老狐狸会不会履行诺言还另当别论,拿了粮草,叛军就有继续战斗的资本,到时再反戈一击,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

皇甫嵩倒是真的在试着跟他谈到具体条件,但韩遂对军粮一事寸步不让,话里话外,都有着不让军粮,后果很严重的意思。双方谈到深处,已经有种剑拔弩张的感觉。

趁此机会,关羽也已经行动起来。

还记得另一段历史上,马超与韩遂在潼关之战时,也与曹操进行过谈判,马超仗着自己的勇猛,想驾马上前,生擒曹操,但因曹操身边也有许褚这名虎将才没有行动。

然而现在,韩遂的身边是边章,而皇甫嵩的身边则是关羽,同样是在谈判,关羽把目光落在了边章身上。

他早就知道,西凉势力最大的其实是韩遂,这次起义,拉上了别的势力,并用边章将自己未拉拢到的势力进行整合,在共同的战斗中,通过自己的威望和已有势力,兼并这些零散的势力,待时机成熟,再除掉边章和北宫伯玉,让自己得以统合西凉诸部。

所以,此时和皇甫嵩谈判的韩遂看上去是这三人中最不起眼的,但实际上能力最强,野心最大,要想平定凉州,最需要除掉的人就是他。

此时在他和皇甫嵩谈判时,关羽已经握紧了手中的偃月刀。

韩遂之所以敢这样大摇大摆地和皇甫嵩谈话,其实是因为他作为西凉人,武力也不一般,甚至超过皇甫嵩,如果情况有变,他甚至有自信将皇甫嵩挟持。

然而韩遂没有想过,皇甫嵩的背后是关羽,韩遂甚至不知道关羽是谁,只把他当成了皇甫嵩的跟班。

在这四个月的战争中,关羽其实早就想到了或许会有这样一天,所以每次叛军派人挑战,他明明能轻易杀掉那名敌将,也不为了一点功绩而出阵接战,为的就是有一天真的需要冲阵斩将时,自己的武艺能出敌不意。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