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中秋,西北的天气有些寒凉。
缩骨之术,遇到寒冷阴雨,关节便会隐隐作痛。
韶月系着毛皮斗篷,独自骑马走在官道上。
西北地势平坦开阔,少山却大都高峻陡峭,风力强劲,寒冷而干燥,甚至还裹着着沙砾。
韶月在路上走了两日,四下荒芜,廖无人烟,甚至连落脚的庙宇都是不曾有。
越临近狭关,越是如此!
行至关外十里处,韶月终于见到了几缕炊烟。
她打马上前,恰逢茅屋内走出一个中年妇人。
“姑娘欲往何处?”
“欲往狭关。”韶月温声道。
“狭关陷落已久,姑娘切莫前去。”妇人急切的阻止道。
闻言,韶月翻身下马,向那妇人一礼。
“多谢大嫂告知,不知狭关可还有幸存者?”
妇人含泪摇了摇头道:
“狭关现下已是座死城,前些日子,戎族破城,守城士卒皆已战死。城中百姓皆被屠戮,商铺宅院皆被洗劫!”
“大嫂是如何得知?”韶月问道。
“狭关逃军是这么说的。”
“逃军?”
韶月疑惑道:“东方老将军怎么会……”
“姑娘误会了!”妇人连忙摆手,解释道。
“那些士卒皆是青衣,黑骑军只着玄衣,怕是从关内撤出来的其他部队。”
其他部队?
青衣?
怕是要遭了!
但愿不是她想的那样!
“大嫂可还记得,那支部队有多少人?有何特征?去往何处了?”韶月急切的问道。
见她如此激动,妇人不解的看着她,迟疑道:
“百人左右,往西去了,说话口音很重,身高八尺,青衣兜帽,姑娘认识他们?”
“认识!”
韶月飞身上马,拱手道:
“多谢相告!”
戎族尚青!
口音又颇重!
向西,正是沧澜关!
韶月心中暗道不好,对那妇人道了声谢,拨转马头,向西疾驰而去。
入夜,一个高大的身影,闪进了茅屋。
昏暗的灯火中,根本无法看清他兜帽下的容貌。
“该说的都说了?”
“说了。”妇人战战兢兢的答道。
“很好。”
“那我儿子……”妇人小心翼翼的问道。
“带她过去。”
那人一挥手,便有人将妇人带了出去。
可惜,这些人并没有让他们母子相聚的打算。
他们只是要,杀人灭口而已。
手起刀落间,破空之声骤起。
刀被打偏,银针借势一转方向,直奔主谋之人,奈何那人身手极好,一出手便将暗器接了个正着。
赫然是一根,筷子粗细的针镖。
“姑娘可愿见面一叙?”兜帽下,一个粗犷的声音说道。
韶月从灌木丛中站起身来,抖了抖身上的沙土,不疾不徐的说道:
“大帅,何必藏头露尾呢。”
“好眼力!”
王戬摘下兜帽笑道。
“不过,姑娘不好好待在灵溪谷,只身范险来到此地,是为了东方煜?又或者是凌玥轩?”
“不论为了谁。大帅的计划都落空了。”韶月淡淡的说道。
“我的计划?”
王戬不动声色的看着韶月。
中原江湖能人辈出,面前这位就是一个。
这位姑娘虽然不会摆阵,出谋划策确是块好料子!
毕竟,能入得明月公子的眼,自然不会是一般人。
“大帅不过是想,夺下奇峰寨。或者,孤立沧澜关罢了。”韶月道。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