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虽然有了些许改动,很多事情依然发生。

袁绍与袁术兄弟汇合,暂时摒弃往日前嫌,携手合力,打算给老曹同志来个狠的。一边厉兵秣马积极备战,一边发动宣传攻势,力求占据舆论的上风。最好能在正式开打之前就把老曹搞黑搞臭,人人唾弃的那种。

于是和原本的历史一样,袁绍的首席笔杆子陈琳陈孔璋执笔,挥毫而就,写出那篇爆粗口的千古名篇,并且广泛宣传,大概半个月后,经过口口相传与舆论的蒸发,这篇檄文被送到了许都曹丞相桌案前。

“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拟也……”

……

“其得操首者,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部曲偏裨将校诸吏降者,勿有所问。广宜恩信,班扬符赏,布告天下,咸使知圣朝有拘迫之难。如律令!”

负责在床前朗读这篇檄文的是曹丞相的从弟曹洪,嗓门挺大,全都念完了之后嘴角白沫子一堆一堆的。

但是曹丞相听的一点都不认真,有一搭没一搭的,等到曹洪一言不发开始喘粗气了之后,他才眯着眼睛问:“念完了?”

“念完了!”

“再用点劲儿!”曹丞相示意后面给他捏头的仆人。

头疼啊!

老毛病又犯了!

等到仆人加大了力气,曹丞相才对曹洪道:“子廉辛苦,先去安歇吧!”

唉,蝴蝶效应害死人啊!

原本的历史上,曹丞相第一次听到这篇檄文的时候惊骇万分,毛骨悚然,出了一身的冷汗,正在犯病的脑袋瞬间就不疼了,灵丹妙药似的。后来曹丞相大破袁绍并且生擒了陈琳,不但没杀他反而委以重任,很有可能就是这时候结下的善缘。当然,也有可能是留着陈琳作为药用,专门让他写文章给自己治脑袋疼的。

可是……那都是原本的历史。

现在因为那本《三国演义》的关系,曹丞相已经提前看过这篇檄文了,虽然里面文字有的没有翻译过来,看的不全,却也没了那种突如其来的惊骇感,治疗头疼病的效用也没有了,一点汗都没出,脑袋疼痛的程度还是那么暴烈!

所以,他现在也没心思继续理事了,就算让曹洪退下,然后自己睡会儿。

却不曾想,曹洪没走,而是说道:“主公,末将还探听到了一件事情,有点……有点那个,也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磨磨唧唧的,有话就说!”

“咳!咳!”曹洪清了清嗓子:“主公容禀,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原来,陈琳在写成这篇檄文遍传天下的同时,袁术手下的主簿阎象认为檄文的文字考究,言之有物,乃是檄文之中的至尊精品,却有一个问题,就是用词太过晦涩,不便于在民间口口相传,说白了就是写的太深,那些没文化的老百姓看不懂。于是他就出了个主意,檄文为主的同时,还要编排一些便于百姓口传的小故事给曹丞相抹黑,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就是曹丞相字的来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