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长安,皇宫凤阳殿
正厅之中,一位少女正颇焦急不时起身向外张望,口中还不断的埋怨:“四哥怎么还不回来,真是好慢啊。”她衣饰华贵,面貌美丽,眉眼间神色高傲,举止不凡,正是皇上的妹妹灵台公主
看她着急的样子,端坐在椅子上,闭目默数佛珠的太后不禁说道:“灵台,你先坐会下吧,横竖一会儿就来了。”
站在太后身侧的一名与灵台公主年纪相仿的少女公主的伴读,已致仕的尚书左丞、宗室远亲霍维扬的女儿霍于意也劝道:“公主无需着急,虽然是皇上特赦的,王爷也得去刑部办妥了手续才能把人带回来呀。公主想想,这一圈下来,还不得一会子功夫。”这话说的大有道理,太后赞许的冲她点点头。霍于意自小便进宫与公主相伴长大,两人情同姐妹,连太后也不把她当外人看待。整个宫中恐怕只有她的话,灵台才能听的进去
果然灵台听了这话,虽然不大情愿,也不得不回到太后身边坐下,却依然撅着嘴半撒娇的倚在太后身边道:“母后,我这不是好奇嘛。我病了这么长时间,吃什么药都不管用,亏得舅母想出这么个法子,让皇兄特赦一名死囚祈福,结果赦令颁出去没多久我的病就好了,真是灵验的很。人人都说那被赦免的孩子和我有缘,我就是想看看这和我有缘的孩子是什么样”
太后听了这话,搂住她的肩心疼的抚摸着她的头发。太后共育有二子一女,分别是当今皇上,以及灵台口中的“四哥”蜀王。灵台公主乃是太后幼女,自幼便聪明伶俐,性格要强,深得先皇及太后宠爱
此刻太后想起一月前灵台病重之时,昏沉不起的样子,依然还有些后怕,抱住她道:“我的好孩儿,你莫要着急,过会儿为娘一定重重赏那孩子”
灵台却早忘了当日生病的难受劲,十分孩子气道:“母后,你说,既然和我这么有缘,是不是应该是个好看的小孩?”
霍于意在旁听了这话,掩口笑道:“那可不一定,也许是个粗丑的娃娃,皮厚肉糙,才能替你挡了灾。”这话说的全屋人都笑了起来,连太后也忍俊不禁,灵台气的狠狠瞪了霍于意一眼,伸手作势就要打她,霍于意立刻闪开,调皮的冲她眨眨眼做个鬼脸
两人正在嬉闹,外面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两个丫鬟满面喜色的跑进来,忙不迭的禀报着:“王爷来了!”一听这话,灵台与霍于意立刻停下来,好奇又期待的看着外面
皮靴声由远至近,不一会儿,蜀王便出现在门口。他一身圆领锦衣,身姿轩昂,笑意盈盈,怀中还抱着一个约莫三、四岁的小女孩
那小女孩光着脚,身上胡乱裹着一件过分宽大的白袍,几乎将她瘦小的身子都包在里面。大概是在不见光的牢狱中关的久了,小脸苍白几乎不见血色。头发虽然干干净净,却只是随意的披着没有梳理,乌黑的长发一直垂到脚踝。看起来年纪小小,却已长得十分清秀,一双眼睛如黑宝石般亮晶晶的,非常惹人怜爱。她有些害怕的小心翼翼看着周围的陌生人,异常安静的依偎在蜀王怀中,全不似一般小孩子活泼好动的样子
蜀王一进门便要躬身向太后请安,太后急忙止住他,眼睛却盯着那孩子问:“便是这个孩子?”蜀王点点头道:“正是”。说罢,蹲身将怀中孩子放下,轻轻推了她一把道:“阿若,快去请安”
小女孩听了这话,趴在地上磕了个头,仰起脸脆生生的道:“阿若见过太后娘娘,见过公主。”虽然声音不大,却吐字清晰,喜得太后赶忙把她拉到身边,上下打量一番道:“真是个好孩子。”
灵台见到这孩子眉清目秀的样子,心中十分满意,得意的瞥了霍于意一眼,乐呵呵的凑过去问:“你叫什么名字呀?”蜀王抢着答道:“叫景若,这孩子不怎么爱说话,从我见到她就没开过口。”
景若本来静静站在灵台怀中,听了这话,抬起脸望着灵台小声补了句:“若隐若现的若。”大家听了一阵笑。灵台惊喜的对霍于意道:“怎么样,这么聪明,和我有缘吧?”霍于意故作不屑的撇撇嘴
太后对蜀王道:“你看看你给孩子穿的什么呀,连鞋子都没有,还不快带下去换件衣服。”话音刚落,几个仆妇急忙走上前抱起景若去换衣服
蜀王笑嘻嘻的解释道:“母后,这可不能怨我。妹妹突然说想看看这个特赦的孩子,我便急匆匆跑去刑部要人,可是一点也不敢耽搁。只是没想到让狱卒抱出来一看,才发现在狱中这么久,阿若浑身上下脏的不像话,身上的衣服早就破烂不堪,我总不能抱个小叫花子一样的孩子进宫。这才赶忙张罗着找来热水给她洗了洗,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衣服,便随便找了件干净的衣服先包着就这么抱进来了。”
太后听了这话,叹口气:“也是难为孩子了,这么小一点点,在那不见光的地方待了那么久”
霍于意插嘴道:“王爷,听说景显道随同夏王作乱,出谋划策为内应,还娶了夏王侍妾的表妹为妻,和夏王算是沾亲带故。皇上恨透了他,把他当作重犯满门抄斩,怎么又会赦免了他的女儿?”这问题一问,连灵台也疑惑的看着蜀王
蜀王正端起茶杯要喝,听了这话便放下来,叹口气道:“景若虽然是景显道的亲女儿,但和夏王却无半点关系,乃是景显道前妻所生。”
看到大家都认真听着,蜀王继续道:“景显道和前妻关系不睦,对景若自然也不甚喜爱。自景若生母故去后,更是对这个女儿不闻不问。亏得景显道父亲有位如夫人,自孀居后一直吃斋念佛,心地甚好,不忍心看孩子受苦,抱过去养着。所以阿若不到一岁起,便是在佛堂长大的。”
太后点点头道:“这么说起来,这孩子和叛乱一点关系也没有。”
蜀王应和道:“可不是,一个不到四岁的娃娃懂什么。平日里景显道是一眼都没多看过这个女儿,结果他出了事还要连累到孩子,可不太冤枉了。”他喝口茶又问道:“更何况你们知道景若的母亲是谁?”
见大家都摇头,蜀王颇有得色道:“她母亲便是当年皇兄在东宫时,太子府詹事李从吉的女儿。李从吉当年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和皇兄君臣之情颇深,乃至他故去几年之后,皇兄还惦念着他。我猜也是这个缘故,皇兄才痛痛快快的特赦了他的外孙女”
众人这才明白,原来蜀王为了赦免顺利,是特意选的景若。太后欣慰笑道:“真是难为你费心了”
蜀王笑道:“为了妹妹能早日病好,这算什么”
正说着,丫鬟仆妇们抱着换了衣服的景若从里屋走了出来。景若已经脱去身上那不合体的袍子,换上一件精细的白裙子,更衬的如雪团一般
灵台欢喜的将景若抱在怀中,这才发现她手臂细如幼竹,瘦的不像话,不禁惊讶问蜀王道:“阿若怎么这么瘦,牢里没东西吃么?”
蜀王摇摇手道:“你当刑部大牢是什么好地方呢,我去看过的,那饭都是馊的,别说吃了,闻着都令人作呕。”
太后听了这话皱眉道:“不是有规矩不能这么虐待么?”
蜀王嗔笑道:“母后,规矩也就是说说而已。更何况那是死牢,的都是要处斩的人,别说饿瘦了,就是饿死的也不少见。这孩子待了大半年还能活着出来,真是命大了”
太后听了这话,抚着心口念了句阿弥陀佛,拿起桌上的点心塞到景若手中道:“好孩子,多吃点”
景若捧着那点心,只低头专心看着却并不吃。灵台奇道:“你怎么不吃呢?是不喜欢么”
景若看着她摇摇头。霍于意又抓起一把果子递到她面前道:“那吃点果子吧?”
景若看了看她,依然摇摇头,并不伸手去拿。灵台不禁好奇道:“你怎么什么都不吃?是觉得不好吃么”
景若看看她,又看看蜀王,小声问:“是不是吃完了,我就该回去黑屋子了?”
听了这话,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景若是怕回到狱中,赶忙安慰她道:“不用回去了,放心吃吧。”景若这才小口的吃起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