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学士一出门,插班生卫临身边就围了一群激愤的小天才们,卫临对着那些学生一一亲切地笑了一下。

别说,这一个个的娃长得都还挺好的,估摸着在现代他们还得叫卫琳阿姨的年纪,因此卫临笑的也不虚,笑的那叫一个和蔼可亲,就差着摸着他们头说小孩子别闹了。

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不过诸人对着卫临的笑容还是有些发憷,为何这位比我们还小的同学笑的那么像自己过年时候才会来的给他们评头论足的远方亲戚呀。

最后还是其中一位意气风发的少年站上前来,虽穿着同款白袍,但其衣料流动间还能看到隐约的银色暗纹,足以表明他的身份不简单,“王韬玉,字守静”,简略的自我介绍,但是其中显露的信息非常之多。

没想到京城王家也有小辈在应天学院学习,文韬武略,这是王家的排辈,王韬玉应是王家韬字辈,不过王韬玉还是有些辜负了为他取名字的长辈的一番心意呀,过于锋芒。

韬玉,字守静出自“君商时度世,引己倍权,守静彻冗,韬光韫玉,以远悔咎”,看来王家自王首辅致仕以来,高调的家族作风也转变了,倾向于隐匿光彩,不露光芒,从一个小辈的取字中就能反应出来。

“卫临,字临深,守静兄,叫我临弟即可”卫临心中一时间冒出诸多想法,但是他脸上还是风淡云轻的表情,这过于自来熟的话语让守静兄没反应过来,若为兄长,自己好像也无法放什么狠话给这位刚刚自封的临弟同学。

卫临看着守静脸上忽明忽暗的表情,内心感叹学校还真是所有时空的象牙塔,把学生保护的是难得的单纯。

最终王韬玉还是憋出了一句不晓得是关心还是威胁的话,“临弟,为兄就是想告知你还有半月月考就要来临了”,下完狠话战帖的守静兄随后就带着一群白袍少年们走出了教室。

这话称不上威胁,不过也正是卫临此刻的压力源泉所在,林奕原先本想上前帮助卫临,但没想到王韬玉的谈话如此虎头蛇尾,不过他也看出了卫临出色的交际能力,这个年纪的少年还是很难得做到成年人的圆滑,有时候一些争锋是完全没必要的。

此刻教室瞬间空荡了下来,卫临终于找到机会和自己室友正式认识了,“卫临,字临深,沁县人士”“欧阳曦,尚未取字,洛阳人士”。

卫临没想到自己的室友姓欧阳,他想到了自己的榜首的由来,其中还造成了一位欧阳家小辈的败北,不过欧阳家在大盛的中心京城,而自己的室友则是洛阳人士,应该只是同姓罢了。

卫临劝服了自己,两人都不是多话的人,随后欧阳曦淡淡的一句,“藏书馆否?”,苦于月考的卫临随即便答应了一同前去。

应天书院的藏书馆有些类似现代的图书馆,只是馆内设施没有那么齐全,许多学生都是席地而坐,静静的在看书,这点不足卫临在脑中记下了,他准备一步步的改变应天学院。

或许,当自己将应天书院越变越好之时,张院长或许愿意听自己的建议,开班招收一批女学生,不过对于应天书院的管理层的进发也要放在月考之后了,当前重中之重还是月考。

诗词、乐艺、文章、御射、书法、数筹,甲班前两次月考都未有人六甲,不是他们弱,而是月考难度实属变态级别。

诗词对于自己这个大学学的汉语言的文科生来说还可以接受,乐艺自己准备了一个秘密武器等到旬休的时候下山制作应该也不难,文章方面经过自己这么些年下来的专研,针对应试应该不成问题。

御射中的御来时路上自己有所涉猎,并且基础考的一些身体上的考核对于自己这个天天锻炼的应该不难,但是射箭自己还需要去学习一番。

书法的话自己现代时练得便是柳公权柳体,在这个时代也属于别树一帜,应该可以得甲。

数筹对于没有现代简单公式的古代人而言,确实在有限时间内完成那么多题目实属艰难,但是卫临虽然是个文科生,但是应对应天书院的数筹卷子仍是绰绰有余。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