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生产能力有限,要想迅速推广玻璃,李东升想的第一件玻璃产品不是镜子,而是玻璃瓦。
后世的镜子有些用银,有些用铝做为镜子的反射料,但在这个时代,铝还未发现,用银做镜子造价不菲,大量生产镜子,销售起来会受到交通和售价等多方面的影响。
李东升办工厂首先想的是产量和规模,只有产量的规模能够不矛盾,他便能养活更多的人,而这玻璃瓦却是最好的选择。
这时代人们在住房透光上多采用白纸,透光度较差,若改用玻璃窗,又需要一定的改装费用,对于平民大众而言,难以接受。
玻璃本身便已经很贵了,还要改装窗户,成本并不划算,在市场上来说是小众需求,会影响玻璃窗的推广。
玻璃瓦却不需要改装,只需要把原来的瓦片换几块玻璃瓦,便能起到很好的室内采光的效果,这是最经济实惠,最容易推广的产品。
李东升拿着一块玻璃瓦看完之后,便对严顺道:“严顺,你去调查过瓦片的规格尺寸么,别做出来的玻璃瓦配不上,那可很影响推广效果。”
严顺点头回道:“回东家,你放心吧,大多数人家的瓦片几乎尺寸一致,没有多少差别。而且咱们只是先做一批出来试一下,以后可以根据客人要求修改尺寸,不用担心的。”
李东升听了点点头,突然又想起了什么事情,问道:“严顺,黄桥镇的黄员外有没有送生蚝过来?”
严顺点点头道:“今天他送了几百斤过来了,我刚才还想问这事呢,东家,这些生蚝收来做什么,给大家改善伙食么?”
李东升笑了笑道:“这些好东西有别的用处,对了,现在米价有些下滑,可以多买一些米来吃。大家也不能只吃海鱼,想必这些天把大家都吃吐了吧。”
严顺听了笑了笑,李东升的确说到他心里去了,小康村的确天天吃鱼。这些流民刚来时,太饿了,吃什么都觉得香,但天天吃鱼,的确也让人受不了。
严顺是个本份人,李东升没有交待的事情,他不敢乱花钱,采买的其他吃食也尽理帮着省钱,所以小康村人几乎还是餐餐吃鱼。
“现在钱没有这么紧张了,也要去买点其他蔬实给大家吃,在小康村里做的都是重活,可不能让大家吃得太差。从现在开始,每个人的伙食标准提升到五十文钱一天,你自己去调算。”
严顺听了心里震惊不已,五十文钱相当于一个普通伙计半天的收入,李东升居然如此大方,让他心中对李东升的感激更加重了几分。
李东升不让严顺的情绪再次酝酿下去,接着说道:“那些送来的生蚝剖开洗净,只取里面的蚝肉,然后加点水,放在大锅里煮,等熬到汤汗浓稠时再装瓶。
对了,你要加紧研究制作玻璃瓶,以后这生蚝汁就用玻璃瓶来装,每瓶装一斤,装好的生蚝汁用木塞塞好,用蜡封口。等存到几百瓶,我会想办法卖出去。”
严顺一一记下。
李东升又看了看这几座正在烧制玻璃瓦的炉子,皱眉道:“这几个炉子的产量太低了,还要建更多的炉子。”
严顺听了苦笑道:“东家,这些我也知道,只是咱们现在人手不够,根本忙不过来。”
“人手不够?”
李东升听了心里一惊,他抬头四望,看上去小康村到处是忙碌的人影,的确没看到闲人。
……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