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的四门功课,台词、形体、声乐、表演,大家手上现在拿到的是一些诗歌、散文和台词,如何将纸上的词,用你的嘴说出来,这就是你们在台词课上要学的东西。”
接着高建白分别朗诵了一小段诗歌和散文,声音非常的清晰、响亮,有庄重、有欢乐、有悲伤。
如果仅仅是看着手上的文字资料,萧毅绝对不会有那么强烈的感受,但听到高建白老师的一段朗诵,瞬间就感受到了朗诵的魅力。
有些学员和萧毅一样,对老师的朗诵似乎有些触动,也有些同学不以为然,似乎关注的点不在这上面。
对于学员们的反应,高建白没有去关注。
朗诵完之后,紧接着又示意大家翻到外面台词的部分,节奏非常的快,没给大家多少反应的时间。
翻到台词页,第一段台词就一句话:“小明,你在干什么?”
当看这段词,萧毅和其他的学员们都惊呆了,这台词连“小明”都整出来了,而且就这么一句话,怎么讲不都一样吗?
老师没有让学员们的疑惑保持多久,分别用了三种方式说出了这段词。
第一种,用非常常见的疑问语气:“小明,你在干什么?”
第二种,双手握紧,用非常急促大声的语气:“小明,你在干什么?”
第三种,双眼微闭,用呢喃的声音:“小明,你在干什么啊?”
非常简单的一句话,用了三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营造出了三种不同的场景。
老师的示范让萧毅认识到了学台词的作用了,一句台词不是会读出来就够了。
用上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不同的声调、语速,加上一些肢体动作,就是截然不同的情景。
接下来后面的台词就更复杂一些,有个人独白,也有情景对话。
不过高建白老师没有再一个人去念了,而是让学员们一个一个的上场,从先易后难,让学员们展示一下。
结果就有点惨不忍睹了,有些人念得磕磕绊绊,有些人虽然能读得流利,但是很明显的不带任何感情色彩。
个别口齿不清晰和普通话不是很标准的同学,被老师特意提了一下:“除了个别的特殊场景,绝大多数的戏,对说台词最简单的一个要求就是要咬字清晰。
虽然现在的影视剧大多都是有后期配音,只要嘴型对得上就可以了,但也有些导演喜欢用现场原声的。
所以,咬字不清晰的同学一定要在课余时间多练习朗诵,普通话不标准的同学不仅要练习朗诵,还要找一些小学的语文拼音资料学习。
我说的这些不是开玩笑的,这只是说台词最基本的要求。”
萧毅其实是个内心爱琢磨的人,以前在片场看别人拍戏,自己是从整体的戏中参考模仿。
但现在只需要把台词从戏里剥离出来,不用注重形体表演,似乎就简单了很多。
从高建白老师朗读和台词展示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感情的释放和文字后面的故事。
在别人上场念台词的时候,萧毅背下台词的内容,然后心中模拟演示。
这样的好处就是萧毅上场演示获得了老师的高度赞扬,问过萧毅是如何做的之后,老师让同学们向萧毅同学学习,说台词也要动脑想一想,说的萧毅都感觉有些不好意思。
渐渐的,有些人慢慢摸索到了念台词的技巧,有些人还是弄不明白的,老师就让他先翻到前面的诗歌散文部分,先试着念念诗歌和散文,台词部分后面再练习。
一上午的时间就在练习台词中过去了,到了中午12点的时候,准备下课。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