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一时,从未上过战场,也未带过军队的陈庆之散尽家财,打造神兵利器,而后广发江湖帖,广招英杰,一时间,足足有三千武者修士聚集在了他的身旁。
这个时候,陈庆之并没有莽撞,而是结合书中的兵法,以军阵训练这三千武者修士,也是陈庆之与这些武者修士都以兄弟相交,以情谊相结,才能让这三千武者修士抛弃自己修士武者的身份,单单以一士兵组合军阵。
当军阵成时,三千武者修士组成的大军,有如出匣猛虎,横扫钱塘县方圆千里,不管是妖魔鬼怪,还是土匪贼兵,俱在这兵锋之下或逃,或死。
此时江南郡郡守早已被乱兵所杀,整个江南郡群龙无首,而陈庆之的出现,不管是江南郡百姓还是修炼门派都不由得喜出望外,纷纷请陈庆之自立为陈王,统管江南郡全郡。
此时陈庆之没有接受陈王称号,但却是接受了统管江南郡的职务,自此十年间,依然是麾下三千兄弟兵,纵横江南郡,妖魔贼兵盖莫能挡。
在这纷乱的世间,安稳,没有乱兵妖魔的江南郡仿佛成了遗世独立的仙境,无数百姓莫不逃入江南郡中,让江南郡比之秦时更加的繁华昌盛,而陈庆之自然也成了万民颂仰的存在。
如果是别的一方霸主有此武功助力的话,怕是会升起争霸天下的心意,只是陈庆之却是知道,自己却不是秦皇那种霸气绝伦的明主,也做不来这明主,他只是坐拥江南郡,护佑一方百姓,坐等明主的出现。
而当李青莲横空出世,辅助周王景泰清扫北方诸郡的时候,陈庆之觉得明主出现了,他第一时间派遣手下前往中原郡,觑见了当时的周王殿下,表达了自己的效忠之意。
而此时周王虽有李青莲辅助,大致统一的北方诸郡。这也却让南方诸侯惶惶不可终日,他们自然知道,当周王真正稳定北方,战胜妖族联军后,必定以无上威势,一举南下统一南洲,到时候,他们这些一方诸侯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被圈禁做个安乐侯。
因此,南方诸侯难得的一次意见统一,压下对于李青莲地惧意,纷纷派出了麾下最精锐的兵马,趁着周王与妖族两界山对峙之机,一举攻入北方诸郡。
此一时,大周王朝精兵强将皆聚于两界山,余下守卫诸郡的普通军队又如何能够挡得住南方诸侯麾下的精兵强将,一时间北方无数郡县沦陷,南方诸侯的兵锋更是直指中原郡,周王的都城所在,打算抄了周王的老巢,让周王大军成为无源之水,动摇周王大军的军心,最好让周军与妖族联军在两界山两败俱伤,到时候,不管怎样,进,他们这些诸侯中中或许会有人有机会一统天下,退也大不了成为一方诸侯。
也因此,陈庆之的投效,对于当时的周王来说,有如甘露普降,更何况陈庆之的威名他也曾听说过,只要陈庆之从南方诸侯后方发力,只要拖住南方诸侯进攻中原郡的时间,让周军能够放心的同妖族联军大战,周王有信心,可以一举打败妖族,然后迅速回师击溃众诸侯联军,一举一统南洲。
所以对于陈庆之的投效,周王连犹豫都没有犹豫,当场拉着使者的手,当着满朝重臣,封陈庆之为陈王,并上告天地,愿与陈庆之结为异性兄弟,哪怕有一日他周王一统天下,他陈庆之也可见皇不拜,而江南郡则永为陈家之地,白袍军永镇江南郡,听调不听宣。
本来这是皆大欢喜的局面,只是不管是李青莲还是周王,甚至当时的世人,都低估了白袍军战力以及陈庆之的军阵之能。
在陈庆之的命令下,三千白袍军兵出江南郡。
陈庆之的威名远扬南方诸郡,南方诸侯自然不敢怠慢,见陈庆之一路往中原郡方向而行,南方诸侯哪会不明白,他是要去救援周王。
这一刻南方诸侯联军也不由得急了,再这么下去,还不是十天半个月,这白袍军就到了屁股后面,到时候,自己前面正在攻打中原郡,后面白袍军说不好会给自己来个狠狠一击。
为了对付这区区三千白袍军,南方诸侯绝对是下了大本钱,不但派遣了三十万精锐大军,甚至派出十位当时当世最有名望的名将。让他们各率本部兵马,联营千里,阻击白袍军。
只是尽管给予了白袍军足够的重视,但当诸侯联军第一梯队狙击刚布置完成,白袍军却是出奇不意的到了,甚至都没用半个时辰,第一梯队的三万大军或逃或死。
而后还没等第二梯队得到第一梯队覆灭的消息,白袍军却是又到了,攻城拔寨所向无敌,短短一夜间,南方诸侯自认为铜墙铁壁般的狙击大军灰飞烟灭,甚至那三十万大军有十万成了白袍军的俘虏,成了他们的仆从军。
而当诸侯军得到消息的时候,白袍军已经出现在了他们的身后。让正在攻打大周都城的百万诸侯联军瞬间军心尽丧,更是在白袍军的一击之下,百万大军顷刻间崩溃。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