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澜身后跟着的年轻县尉也竖起耳朵在听。

“呃…”刘备不知道怎么回答,总不能说我是练气士,还会神魂拘禁之法,他只能敷衍卫澜,“家族秘术,不能外泄,还请县尊见谅,不过驯服这等巨兽,耗费时间和精力颇多,还不一定成功,家族这么多年才第一次成功。”

“无妨、无妨。”卫澜哈哈一笑,摆摆手说,“老夫料想也不容易,如果简单的话,我大汉朝早就老虎满地走了!”

一路闲聊,没多久一行人就来到县衙旁边的小院,“老夫本就一人,平时住在县衙中,这小院便一直空着,刘公子切莫嫌弃。”

“晚辈多谢县尊。”

卫澜对跟着的年轻县尉说,“潘凤,本官还有些事情还要处理,你和刘公子都是年轻人,你带着刘公子熟悉一下,顺便替我招待一下刘公子。”

潘凤?这个县尉居然是潘凤!

刘备打量了一下这一名县尉,身体强壮,肌肉发达,身高恐怕有一米八,汉朝时期,一米八已经算是猛将了,一身武官的红袍将他衬得英气勃勃。

卫澜对潘凤和刘备说,“我这里还有一些公务要处理,老夫就不陪着你们了,潘凤可要好好招呼一下刘公子啊!我就先会县衙了。”

“是,县尊!”

“刘备谢过县尊。”

潘凤也是胆大,他将大猫和马车引到内院,安置妥当之后才对刘备说,“这个小院子县令大人几乎不住,偶尔接待一下贵客,每天都有侍女打扫,所以一直都很干净,刘公子可以放心住下。”

“刘备谢谢潘县尉!”但是刘备这个时候的心思完全不在院子上。潘凤?潘凤不是说不存在于正史之中吗?怎么这会儿居然是闻喜县的县尉?

刘备一边用神识打量潘凤,一边极力的邀请潘凤留下来喝酒。

潘凤现在也就二十四五岁,加上练武之人对酒没有什么抵抗力,而且县令也让他好好的陪刘备,所以略微推迟就留了下来。

卫澜年纪大辈分高,刘备毕竟是小辈,而且以前两家并没有来往,所以卫澜不太适合留下来招待刘备,潘凤就刚刚好。

“某在洛阳,曾听闻青州潘凤,身高八尺,天生神力,善使一柄重一百余斤的开山大斧,舞动起来风雷阵阵,有万夫不挡之勇,不知可是当下?”刘备决定套话。

“哦,某家名声都已传到洛阳了?”潘凤听闻之后大喜!

刘备当然是胡诌的,他用神识查探过了,潘凤目前堪堪达到后天高阶,距离后天巅峰还有一段距离呢,虽然算得上是青年一辈的高手,但是比起袁绍之类世家子弟还是有一定差距,要想声名远扬,那还早的很呢。

但是潘凤听了刘备这番话之后心里却很高兴,毕竟刘备在他眼里是世家子弟,自己的名声连这些世家子弟都知道了,而且还那么推崇,那自己应该算有名了。

刘备现在几乎可以确认这个潘凤应该就是演义中的三秒哥潘凤了,“我在洛阳曾听闻将军使用的是一百斤重的开山斧,不知可是真的?”

潘凤连连摆手,谦虚的说,“不敢当公子如此称呼,我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县尉而已,距离将军还早得很,公子叫我正和就是了。而且这也是江湖传言,我用来练功的斧头倒是有一百斤重,但是那个是拿来打熬力气的。”

潘凤喝了一碗酒,老老实实的对刘备说,“我自己实际使用的斧头只有四十来斤,一百斤的斧头,我挥上一小会儿功夫,便气力不继,若是上了战场,恐怕舞个三五招就没了力气。”

这倒也是,就算能挥的动一百斤的武器的将军,但是实际上了战场,也会换轻巧的武器,不然砍两三个人就没力气了,就等着被反杀吧,就算运气好不被反杀,也会被自己的武器累死。

“哦,原来如此,不过正和能使用四十斤重的斧头,也算是天下少有了。”后世考证过,关羽用的武器最多也只有五六十斤,能用四十斤重的武器,那肯定也是能排的上号的猛将。

“刘公子谬赞了,我不算什么,我那师弟虽然才十来岁,却是天生神力,已经能挥得动我平时用的四十斤的开山大斧了。”

“哦?如此厉害?你师弟是什么名字?”刘备心里有点期待。

“我师弟姓徐名晃,对了,公子既要买挽马?他们家就是闻喜县最大的马商,休息一会儿我就带公子前去。”

刘备一听他的师弟居然是徐晃,当下就按捺不住了,对潘凤说,“既然如此,我们现在就出发。”

潘凤虽然不知道刘备为什么那么着急想要见自己的师弟,但还是将其带去了。

徐家并不住在城内,在出了北闻喜县北城门之后在走两三里地就是徐家坞堡。

刘备看到坞堡的规模,尼玛,又是一个土豪家。

徐家之所以住在城外,是因为他们主要是做的牲畜生意,大大小小的围栏十几二十个,圈养着牛、马、羊、鹿等牲畜野兽,在城内地方太小了,装不下这些活物。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