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因为王正攻击了他们家的商船,引发了时间线上的变化,这个家族消失在时间长河里。

王正问了些乱七八糟的问题,包括对方的姓名、部落状况、在宋朝多少年了、主要在哪里经营、经营些什么商品。

船长不知道这个有点像宋人,又肤色黝黑不太像的海盗头子问这些干吗?会不会杀他们。出于恐惧,他一一作答。

那王正在耗时间干什么呢?

他要等那两艘船烧完,或者自动熄灭。

如果能够火焰熄灭,可以上去找一些货物。烧完了,自然也就没有痕迹。

结果两艘船不争气,全烧没了,海面上散落着焦黑的木片和杂物。王正留下矮人武士,逼着船长带几个水手掌舵扬帆跟着他的帆艇走。

商船驶入普吉岛港湾,码头上一片欢呼。

俘虏们被押送到附近的山洞里关押,人们开始卸货。

船上有各种颜色的丝绸、茶叶、瓷器,居然还有日本的漆器,还有些黄金白银……铁?王正楞了,阿拉伯人还进口铁?

这让他非常吃惊,看了铁锭和铁器之后,让他非常高兴。

然后他看到了黑火药!阿拉伯人居然冒着危险在船上带了花炮爆竹。这让他意识到阿拉伯人已经在研究火药。这是一种不规则的无规律的文明渗透过程,并不是只有蒙古人入侵阿拉伯之后,才会把火药传过去。

花炮爆竹用蜡封了口,表皮也涂着一层蜡,这是为了防潮。

卸完货之后,这艘船自然是有用的。王正准备用它来训练潮人水手掌握复杂帆船操纵的技巧,造大船是必然的方向。

王正进行了密集的海盗行为,他考虑过利弊。偶尔攻击一次,或许会让两边的商人们误以为是海上出事了,或者触礁了,或者被风暴卷走了。但是王正急需锻炼海上战士,同时需要大量积累物资。

他调集了各岛屿不同的潮人部落参加战斗,并打散配合,让所有的战士熟悉这种蜂群式的攻击。

在夏季来临之前,阿拉伯人已经损失了三十几艘商船,进入雨季,台风频发的时候,商船就比较少了。

王正并不知道阿拉伯和印度地区的商人是否发现了海盗行为,为了寻找玻璃,他也攻击了从阿拉伯海域过来的船。所以,他也不知道南宋各贸易港口是否发现了。

不过此时的海上时间周期很长,用逻辑推算,大概率是不会发现的。

雨季,岸上的操作就比较麻烦了,时不时的日内下一场雨。王正却发动了海上的演习,在大风浪里训练海军。因此损失了几艘独木舟,一些水手也消失在波涛里。

普吉岛与那空王国的贸易仍在持续,购入稻米、铁器、陶罐的贸易继续。那空王子并没有奇怪源源不断的丝绸和瓷器供应,他拿了很大一部分贩卖去素可泰王国。

王正的教国也在紧张的推广他发明的文字、经书和阿拉伯数字。马来半岛的矮人族取得了王正认为辉煌的进展,他们那里有一个疯狂的祭司一心要把天神的旨意传到整个马来半岛的矮人族那里。

结果他做到了。

由于矮人族在丛林中,这悄无声息的变化,没有惊动马来半岛的主流王国。潮人们的祭司也在马来半岛乘着独木舟四处传播教义。

当部落联盟渗透到马六甲海峡的时候,阿拉伯人终于发现了航线的不安全。

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有个人猜到了。

由于第一次阿拉伯船队对王正的船只主动发动了攻击,他们没有联想到王正居然成立了成建制的海盗军队。但失踪的船只越来越多,回程的商船冒着冒险渡过了马六甲海峡,正好王正没有发动新的攻击,他们回到了阿拉伯半岛。

没有船回来,他们是仅有的一只。

这震撼了阿拉伯沿岸的港口。船队的领头人去见了卡伊姆,因为听说他逃离了安达曼海岸。

卡伊姆一瞬间想到了那个神秘的东方大个子。

这一个部落于是猜测到了真相,另一个知道的是哈桑。

哈桑来和卡伊姆嘀咕了很久,他决定再次出海。之所以在半岛耽搁了这么久,是因为他处理货物,然后又扩张船队。

哈桑的船队准备出发的时候,卡伊姆的部落商人头领希望能够跟随。他从卡伊姆那里知道了些秘密,卡伊姆没有隐瞒,也没有阻止。他派自己的仆人随船而往,带给王正一个信息。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