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刘所长吃过饭,溜达着向相好的理发店走去。刚推开理发店门,就听“嗖”的一声,一把匕首擦着耳边飞过,“铛”地一声插在了面前的门上,急忙回头看去,空荡荡的大街上哪有人影?!

他看着还在颤抖的刀柄,一阵冷汗直流!他想起了姜庆岱身后门板上的匕首,想起了那个年轻人阴狠的眼神,想起了姜庆岱苦苦恳求的情景,一瞬间就打消了再找王永梁麻烦的念头……。

第二天,姜庆岱亲自登门给王永梁送来了二千块钱,又托王祥帮出面说情,总算得到了王永梁的一句不再报复的承诺,这才稍稍心安。他回到家后,再三叮嘱儿子,千别再惹那个煞星,那可是要命的煞星啊。最后还是觉得不放心,又把姜洪亮送到县城他舅家躲避风头。谁能想到,将来姜洪亮和王永梁还会有交集,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经过几个月的紧张筹建,德高面粉厂建设工作,已经进入尾声。

由于像厂房、办公室等等建筑物都没有多大的技术难度,所以基建工程完工的很快。闫振五吃住在工地,几个月下来,人都瘦了好几斤,疼得闫彩云好几次跟永梁抱怨:“你算逮住一个好劳力,又怕工程质量上不去,又怕给你浪费材料,这么能干又贴心的老丈人哪里找去?我算看出你小子没安好心了!”每次永梁都嘿嘿一笑了事,不敢还嘴。为啥?因为他确实是有点私心的,这准老丈人不用白不用,就是嘴上不能承认罢了。

但每次听到闫彩云埋怨永梁,闫振五反而不乐意:“说什么呢,二妮?要不是永梁,你爹我还找不到干事创业的乐趣呢。每天看到这些房子一天天长高,我就特有成就感,就像看到自己孩子一天天长大一样。在家里呆着倒是不瘦,可哪有看着这一排排的房子平地而起让人高兴?男人的心思你不懂!”每次说得闫彩云都是一反白眼:“得,你爱干你干,以后我才懒得管你!”

王祥帮也非常给力,无论是建厂手续、营业执照都是他一人跑下来的,没用厂里出一分钱的费用。最可贵的是,他找了张书记,以支持村办企业的名义,从县电业局直接拉回来一台变压器,并且免费安装,一下子解决了面粉厂的用电问题。

最难的还是设备。

王永水的战友确实帮了大忙。他所在的农业机械制造厂正巧也生产面粉加工设备,在他的帮助下,王永水给销售科长送了二百块钱的礼,二万元的设备,一万五千元就拿下了。包括后来的设备运输、安装、调试,他战友都从中没少帮了忙。王永梁直接让王永水给了他一千块钱,没别的,以后还要再扩大生产,这个关系可得维护好。

调试工作前前后后进行了一个多月,不是面粉量少,就是面粉质差,前几天才算解决了所有的技术难题,每百斤麦子能出85斤面粉,面粉质量也是又细又白。

王永梁根据前世的记忆,跑到省城买来了面粉增白剂。这个面粉增白剂用量控制在每公斤0.06克以下,对人体是无害的,只是少了点麦香而已,而且寻常人也是吃不出来的。

赵秋月用试产出来的面粉蒸了一锅馒头,又包了一顿饺子,大家吃过以后,非常满意。馒头看上去又胖又白,吃起来非常筋道,饺子看上去皮很薄,但下到锅里却不烂,出锅后晶莹剔透,好像能看到里面的馅,颇似前世的精面粉。王永梁知道,这个面粉一定能迅速打开市场!他又要成功了!

赵秋月?对!她是赵春花的妹妹,今年18岁,柳叶眉,丹凤眼,一笑俩酒窝,别有一番风情。身高一米六五以上,长得虽然没有赵春花漂亮,但干净利索比赵春花不遑多让,而且厨房的活无论白案、红案都能拿得起放得下。

她来试工那天,王永梁点名让她做了一道“麻辣豆腐”。这道菜看着虽然简单,但王永梁知道这是考厨师必考的一道菜,做好了并不容易。等赵秋月做好了,王永梁一尝,麻、辣、咸、香各味俱全,而且入口爽滑,当即拍板:“行了,录用。”

王永梁又把永海嫂子林青招来给她打下手,各种用具置办齐全,厨房也可以运转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