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宓清楚,他们只是躲过一劫,贼人去偷城,单凭这几十个人不会成功,后面大队贼人一定离此不远。

他觉得贼人应该是骑兵开路,只有骑兵才能及时支援。当然流贼应该没有标准骑兵,不过是用些骡马、驴子做代步工具。

他注意到随护长公主的骑兵很多,怎么也有一百人,小壹说这些都是标准的宿卫军骁骑,这些精兵对付几百流贼毛驴兵,应该没有问题。只希望甄德可以看在文俶面上出兵来救,在大队流贼步兵到来之前护佑他们回城。

文宓来到难厢房房顶,悄悄用望远镜往南面看,南面依旧静悄悄的,没有动静,离此最近能藏人的山包不到三里远,后续人马一定在那里,就是不知道他们在这通讯基本靠吼的年代要怎么联络消息。

“小郎君,宿卫军出城了。”小叁的一句话打断文宓的思绪,他转头往淳于方向看。

此时,贼人带着商队离吊桥已经不远,一队宿卫军甲士当先出城,驱散难民清开一条道路扎住阵脚。宿卫军骑兵从城内鱼贯而出,直扑商队。

贼人立刻大乱,不知是心虚还是已经被看出破绽,一个个抽出兵刃开始交战。他们哪里是宿卫军的对手,只一个回合便被骑兵冲散,只有几个腿脚快的从车队中拉出几匹骡马爬上去逃命,腿脚慢的被尾随骑兵之后的宿卫军甲士分割包围,正在做垂死挣扎,也不知是谁慌乱中朝天射出一记响箭。

原来这鸣镝便是联络暗号,果然方便使用。

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

文宓脑海中浮现出这句很装十三的话,转身再去看南面,山包那里已经有了动静,一簇骑着骡马驴子的骑兵乱糟糟往这边杀来。

舒芜看到这情形,大吃一惊,险些从房顶滑下去。

文宓却松了口气:“老先生放心,宿卫军定能将这伙乌合之众一举击溃。”

舒芜看他镇定自若,相信文宓不会自陷死地,抬手擦汗不再作声。

这时,城门处的战斗已经结束,宿卫军骑兵正追着一个贼人过来,文宓看得清楚,正是为首的那一个,胯下还骑着他的马,当真是冤家路窄。

文宓招呼着小贰小叁小肆从房上下来,藏在路边房后,眼见着贼人将至,指着贼人对小贰说道:“射死他。”

说完这话,文宓闪到路边,大喊一声:“贼人哪里去?”

马上的贼人闻言大吃一惊,连忙勒住马,看清是文宓,还没开口说话,便被文小贰一箭射中胸口,倒撞下马,文小肆几步抢上前去,不容他再挣扎,一刀斩下首级。

此时,宿卫军也尾随而至。

文小壹一马当先,来到文宓面前滚鞍下马,他身后几个宿卫军驱马继续往前,文宓连忙招呼他们:“莫要往南,流贼正往这边来。”

文小壹喘匀粗气,指着后面说道:“小郎君,广安公派张环校尉来接应小郎君回城。”

张环?文宓听到这名字便觉得耳熟,顺着文小壹手指的方向往后看,看到一位身披明光铠,脸带面甲的宿卫军校尉催马过来,待他摘下面甲,文宓看清他的相貌,立刻从脑海中找出这个人来。

张环,字仲平,名将张郃之孙,比文宓长四岁。其父张宁与文宓之父文俶相交甚笃,两家多有往来,关系亲厚。

文宓见他下马,连忙执礼拜见。

“哈哈哈哈,阿飞,果然是你。”张环没下马便已看到文宓,依稀还记得文宓当年的样子,几年不见,长高了,黑了,也强壮了,依稀可以从眉眼间看出文俶的模样。

阿飞是文宓的乳名,阿字只是前缀,飞是乳名,便如同曹操小名阿瞒,刘禅小名阿斗。这是他刚出生时生母给起的,到了京都之后才有了文宓这大名。

文宓微微一怔,随即反应过来,这张环是他幼时好友,赶忙行礼:“仲平兄,许久不见,小弟有礼了。”

“你跟我何必多礼。”张环快走几步扶住他,上下打量一番:“四年不见,你还真长大不少。”

文宓看看张环嘴边的绒毛,想到这位不过大自己几岁。二十出头的小伙子非要装作老气横秋扮老大。

此时不是寒暄的时候,两人来不及述说旧情,就有宿卫军将士指着南面提醒流贼逼近。

张环招过一个军士给文宓备马:“阿飞先走,为兄给你断后。”

文宓连忙拉住他,说道:“仲平兄不知,小弟这里人多,且多老弱,急切间不能进城。不如仲平兄带兵徐徐后退,会齐后面的步军。小弟在此设伏,用弓弩射杀贼首,那时,仲平兄再引兵杀回,定能击败贼军。”

文宓方才已经想到了对策,还担心宿卫军不配合,眼见是张环领军,便飞快将计划说出。

张环看看小院里商队诸人,再看看房舍布局,细一盘算,觉得有理。

后面都伯宋献听了,往前一步,劝道:“校尉万万不可,我等只是奉命接应文家小郎君回去。眼下不知贼人多少,一旦有失,折损将士事小,危及长公主事大。”

文宓还没说话,张环急道:“本校尉觉得阿飞此言有理,区区流贼何足大患,射杀贼首必能乱其阵脚。”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